遇見 · 大豐
大豐鎮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曾經的一個建制鎮,2005年改制為大豐街道,位于四川成都市近郊,北3.5環位置,距火車北站10km,距成都國際商貿城5km,交通便利,分別與金牛區和郫縣接壤,省道成彭公路、成都市三環路、繞城高速之間,屬新都區管轄范圍,素有成都“北門門戶”的美稱。全鎮幅員面積17.5平方公里,人口約20萬人。
地鐵1、5號線經過全境,按照成都城市發展規劃,大豐片區擬發展為商貿經濟、地鐵上蓋物業、總部經濟為主的城北副中心。
很多的朋友,可能聽說大豐鎮,但是概念中他只是一個成都城鄉結合部,但是說起他的歷史,包括一部分成都人都可能不太了解,那聽我細細道來:
在歷史上,公元前316年,秦國滅蜀,在成都置成都縣。從秦朝至唐代,大豐區域都是成都縣附郭。宋元時期,大豐境內有蠶叢鎮,另有石犀鄉,明代有王家鄉、沙橋鄉、玉溪鄉,諸鄉均以蠶叢鎮為集,蠶叢鎮及諸鄉受成都縣轄治。
明末清初戰亂后,蠶叢鎮開始蕭條,之后崛起的崇義橋取代了蠶叢鎮。崇義橋起于元末明初的第一次移民潮,興于明抹清初的第二次移民潮。崇義橋成為建制后仍屬成都縣轄領。
清代,移民在芙蓉渚畔建起了大街小巷,當年有十余條溝渠從街上穿過,于是鄉人或捐資,或出力,修建了座座木橋、石橋。街中有崇義橋一座,人們就以橋名為地名,后來崇義橋的地名就聞名遐邇了。
1959年,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田家英在崇義橋做調研,看到當地百姓在自然災害和浮夸風影響下生活相當困難,為了鼓勵大家戰勝困難,奪取糧食豐收,田家英提議把“崇義”改為“大豐”,寓意奪取大豐收。經社員(當時建制為人民公社,所以稱群眾為社員)代表大會通過,縣政府批準,“崇義”更名“大豐”。從大豐人民公社、大豐鄉、大豐鎮到大豐街道辦事處,“大豐”的稱謂一直沿用至今。
1952年成都縣撤消,大豐(原崇義鄉)劃歸新繁縣,屬溫江地區管轄。
大豐原名崇義橋,毛澤東同志的秘書田家英1959年在此調研工作時,改崇義橋為大豐,取“大豐收”之意。
1965年大豐(原崇義鄉)隨新繁縣劃歸新都縣。1986年大豐隨新都縣劃歸成都市。
直到上世紀90年代,隨著成都城北的率先開發,與當時主城區近在咫尺的大豐終于迎來了崛起的機會。此后,大豐建鎮,隨著成都北門幾大影響全省的批發市場的擴容,大豐也深受影響,成為幾大批發市場外最受益的鄉鎮,物流、倉儲,以及相關配套產業、基礎設施等,在那個時候開始成長起來。
大豐位于成都北門,北門是成都發展最早的區域之一,因而大豐的發展也較二圈層其他區域來的更早。其發展成果不僅同期超越成都其他鎮街,甚至在一段時間內,綜合實力還在新都城區之上。
成都國際足球中心
在 建
備受關注的成都國際足球中心明確落址大豐杜家碾片區,這座體育館建面約10萬方,可同時容納6萬人,可承接國際頂級賽事,更兼具青少年足球培養、體育交流、各類商演、大型綜藝等功能。
全部呈現以后,大豐"北部新城"之名,名副其實。
(大豐福地廣場效果圖)
交 通:
成都地鐵5號線串聯成都南北,大豐邁入地鐵出行時代。5號線一二期工程,橫穿成都南北,全長約49km,共設車站41座,直接把新都、大豐、主城區、大源、華府等板塊全部串聯在一條線上,是成都目前最長的地鐵線路。
更多大豐鎮介紹,可百度搜索《大豐掌故》,了解更多大豐鎮歷史!
瑞熙酒店【成都熊貓基地大豐店】
地址:大豐鎮大天路505號(福地廣場)
電話:028-65756677
瑞熙酒店【寬窄巷子店】
地址:一環路北一段279號
電話:028-66336699
瑞熙酒店【成都四川大學望江校區店】
地址:科華中路139號
電話:028-85219888